個人所得稅的發(fā)展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稅收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稅收的分辨率越來越高。這也奠定了稅收籌劃的技術資本。那滯納金怎么算呢?還需要還多少?
滯納金怎么算?還需要還多少?
根據(jù)我國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滯納金的計算方法是:從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繳納但未繳納個人所得稅之日起,即從納稅人超過稅法規(guī)定的申報納稅最后一日的次日起,未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金額每天加一次滯納金,即每天加征滯納金萬分之五。此外,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般不扣除稅款滯納金。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還應當自欠繳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shù))×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起征點為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支付工資=應付工資-四金-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5000
扣除標準:個人所得稅按5000起征點標準計算
通過以上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到,逾期個人所得稅是按照萬分之五的稅率繳納的,目前的個稅起征點有所提高。希望大家能理解
個人所得稅忘記了申報產(chǎn)生的滯納金。計算如下:
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shù)×滯納金加收率(0.05%)
滯納金天數(shù)
滯納金天數(shù)從規(guī)定的申報繳納期最后一天的次日起計算,如2007年8月到期的3萬元,必須在9月10日前繳納,否則從9月11日起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9月18日,已過8天,滯納金應為
*8*0.05%=120元。
納稅滯納金可稅前扣除
第九條我國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捐贈費用,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nèi)的,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二)企業(yè)所得稅稅款;(三)稅收滯納金;(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五)本法第九條規(guī)定以外的捐贈支出;(六)贊助支出;(七)未經(jīng)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怎么算?
"一、依據(jù)《征管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的計算從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之日止。計算公式: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shù)×滯納金加收率(0.5‰)
2。在會計處理上,作為一種“懲罰”,由企業(yè)繳納個人所得稅,并按規(guī)定繳納一定數(shù)額的滯納金和罰款。既然個人所得稅是對已經(jīng)取得應納稅所得的個人征收的一種稅,那么這種稅就應該由個人承擔。因此,企業(yè)代表納稅人承擔的稅款屬于與企業(yè)經(jīng)營活動無關的支出,應記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補繳上一年度的個人所得稅
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行政機關應扣未扣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4〕1199號)關于應扣未扣稅款是否加收滯納金的問題,明確按照《稅收征管法》規(guī)定的原則,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稅款,無論適用修訂前還是修訂后的《稅收征管法》,均不得向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加收滯納金。
滯納金怎么算?還需要還多少?這兩個問題到此為止。如果您還有什么想知道的,請致電我們的釔財務顧問。感謝閱讀!